01
大批卖家后台集体报错
5月9日,亚马逊卖家们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面积报错事件。
当天清晨,许多亚马逊卖家发现正在进行中的秒杀活动(LD/BD)标识突然消失,商品参考价显示为“N/A”或异常数值,消费者无法识别促销信息。一位加拿大站3C卖家在亚马逊海外论坛发帖称,原价199的蓝牙耳机秒杀价本应显示149,但前台却标注其“参考价为179(含Prime专享折扣)”,实际成交价需再降低,导致单日订单量暴跌。
随后,卖家们纷纷发现正在进行的秒杀活动(Lightning Deals)标签神秘消失,参考价(Reference Price)集体报错,部分商品甚至显示“无参考价”。
据了解,此次故障并非同时爆发,而是分批次蔓延,美国站率先沦陷,加拿大、欧洲站紧随其后,最终形成全球性连锁反应,影响了包括Prime折扣、BD促销、Coupons在内的各类活动,国内大批中小卖家和头部卖家也都受到影响。
“店铺链接抓取的一直是上一次折扣的价格,甚至有的链接抓取的参考价还是2年前的会员日折扣价……”
“我的最近也有两条链接的下划线价格消失了。”
“碰到优惠券价格报错,历史最低价识别到比现在优惠券还得低5%的价格,开case也没用。”
面对本次大面积的秒杀报错和促销混乱,有业内人士认为存在两种解释:一种说法是系统故障,后续会更新修复;另一种说法是亚马逊执行了新的“秒杀推荐价格验证规则”,该规则将所有促销类型的折后折(90天内历史售价)以及所有经营相同商品的卖家价格都纳入了考虑范围。这也意味着,一款曾参与Prime专享折扣的商品,其秒杀价需在已折扣基础上再降10%,形成“折扣套折扣”的价格螺旋。
由于新规要求秒杀价必须比促销价再低,进一步压缩了卖家的利润空间,本次事件已对卖家们造成了显著的冲击,销量迅速下滑,卖家却未收到任何明确通知,运营压力骤增。
在社交媒体和论坛上,卖家们的反应非常强烈,既感到无奈和困惑,对新规的突然执行不知所措。一些卖家对亚马逊的“变相强迫降价”行为表示愤怒和不满。部分卖家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刷List price等操作来恢复产品秒杀价,但效果并不理想。
目前亚马逊尚未就此公开作出回应,也无法确定大面积报错出现的原因及新规具体细则,但从平台试图通过新规强化比价逻辑来遏制“先涨后降”营销套路,不难看出其打击虚假折扣的决心。
02